阿旺以前在台灣的同學來找我們玩
為了不誤人子弟(就是逛街啦~Orz),週末安排了滿滿的活動
星期六參觀了被稱作愛爾蘭巴士底的Kilmainham監獄
這兒是都柏林很夯的景點,十點到,已經有排隊的人龍
每隔十五分鐘有一批導覽,我們排到十點半那場(離場十一點半時,導覽已排到下午一點以後)
導覽員是熱血青年Dermot,他的介紹認真而詳細(有點太認真了>__<)
阿元老師參觀監獄穿成這樣!!!???真想問寶傑,看他會怎麼說?
從1796年建成,到1920年代畫上句點
凱勒梅堡
見證了愛爾蘭獨立的血淚史
它的一百多間牢房都是單人房,在當時是一座最摩登的新式監獄
更早以前的監獄是男女老少共用一間(WHAT???)
可想而知,女人小孩會受到什麼欺凌
是的
十九世紀以前,愛爾蘭的小孩犯錯也會被送進監獄
曾有一個偷麵包的小孩,被關時,才5歲
不過兒童一般都是被關個幾天就放出去了
Kilmainham從一開張,就很忙碌
所以雖然標榜一人一間隔離管教,但通常的情形都是人滿為患,一間牢房多人共用
犯人人數的顛峰期是1845~1850年,愛爾蘭馬鈴薯欠收造成大饑荒
100萬人餓死,150萬人移居他鄉
餓得受不了,很多人都想辦法擠進來吃免費牢飯
當時一間牢房關了4,5人,連走道上都睡滿了人
雖然伙食是一天一個水煮小馬鈴薯,但好歹有食物擋饑,有片瓦遮頭
除了強盜,小偷(饑民)
這兒也關了一些政治犯
最有名的
就是1916年愛爾蘭為了脫離800年英國統治的黃花崗起義-復活節起義
這是復活節周期間發生的一場暴動。這場起義是一次由武裝的愛爾蘭共和派以武力發動的為從英國獲得獨立的嘗試。它是自從1798年起義以來愛爾蘭最重大的起義。起義大部分為愛爾蘭共和兄弟會組織,從1916年4月24日持續到4月30日。愛爾蘭志願軍的成員,在教師兼律師的派屈克·皮爾斯的領導下,合併了由詹姆斯·康諾利領導的較小的愛爾蘭國民軍,在都柏林佔據了關鍵據點,宣布愛爾蘭共和國從英國獨立。起義在六天之後遭到鎮壓,起義領袖被交送軍事法庭並被處死刑。(摘自Wiki)
沒有72烈士,這兒處決了14義士
行刑地點放置了十字架
這次起義是愛爾蘭獨立運動的轉捩點
因為在此之前,除了知識份子
一般人民是麻木的,他們甚至討厭這些義士攪亂了自己平靜的生活
所以當4月24到4月30日這個短命的起義結束,義士被捕後遊街時
市民是辱罵他們對他們丟東西的
但當這些年輕的義士被英國士兵處決後
民意一夜之間轉變了
人民覺醒
義士變成了大英雄
這也催生了愛爾蘭走向獨立之路
說他們是愛爾蘭黃花崗烈士
當然少不了愛爾蘭林覺民和意映親親
Joseph Plunkett和Grace Gifford
Joseph是復活節起義的領袖之一,他
是一位詩人
死前只有一個要求
跟女友成婚
夜幕低垂,監獄小教堂,在神父和英國士兵的見證下,他倆如願結婚了
婚後,這對苦命鴛鴦只有十分鐘單獨相處時間
第二天一早,Joseph就被槍決了
這是Joseph起義失敗投降後寫給Grace的最後一封信
Grace後來終身未嫁
1923年愛爾蘭內戰期間,她為反對英愛條約,堅持愛爾蘭獨立
也入獄Kilmainham
這是她在牢房牆上繪製的聖母聖子圖複製品(真跡在1924年被毀)
好偉大的愛情
好有教育意義的知性之旅啊!!
監獄的隔壁是現代藝術館
怕小孩受不了,發生暴動
下次再去好了(苦笑)
午餐吃的是市中心一家由教堂改建成的餐廳The Church
建築還保留了教堂一部分原樣
食物也很美味
我們都很喜歡~
星期天下午
去看踢踏舞-大河之舞
Riverdance20週年慶,特別回到家鄉-都柏林
在網上抓了幾張圖
超~級~棒~~~
這是我在愛爾蘭花過最值得的30歐
表演結束,全場起立鼓掌,每個人
都好亢奮
結合西班牙佛朗明哥,美國踢踏舞(這段超好笑),俄羅斯芭蕾
非常震撼又有魅力的演出啊!!!!
這兩天見識到愛爾蘭人最高貴上進又充滿活力的一面
印象大大加分了喔~(以前覺得他們只會喝酒,哈哈)